◆云立新
2010年6月29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代表两岸在重庆正式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本文将对 ECFA的签署和一年多来的运行对促进台湾民众关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并最终走向和平统一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正面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一、“ECFA”的签署已然成为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的稳定器
几经波折,两岸终于正式签署了ECFA,它既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的标志性成果,也是大陆和台湾共同需求和意愿的充分体现,开启了两岸经贸关系的新纪元。
众所周知,李登辉执政后期、以及民进党执政的12年,台湾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顽固坚持“一边一国”的“台独”分裂立场,使得两岸关系发展受挫,紧张度不断升级,也造成台湾经济失落了十年。期间,不仅台湾与大陆经贸关系恶化,很多跨国公司也纷纷从台湾撤离。这极大地损害了台湾的经济利益,窒息了台湾经济发展的活力。相比其他“三条小龙”经济的突飞猛进,台湾远远被甩,成为“四小龙”之末。
由于台湾经济本身规模较小,需求有限,所以主要依靠内需发展极不现实,只有不断强化与外部市场的联系,尤其是与大陆的经济联系,才能走向繁荣。在两岸反台独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并伴随2008年台湾选举出新的地区领导人、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台海局势明显缓和,两岸关系得到很大改善,步入和平发展的新时期。
其实无论是贸易额还是投资额,大陆都称得上是台湾最重要的经济伙伴。大陆具有的广阔的市场和人才优势,台湾具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再加上两岸相关中草药、太阳能光电、通讯、LED照明、信息服务、风力发电、流通服务、车辆、精密机械等多个领域的产业交流和产业上的互补性,以及共同的经济发展愿景,使得两岸如何在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基础上加快实现经贸密切合作,从而将已经非常热络的经贸活动制度化、常态化的期待变得更加迫切。
ECFA基本涵盖了两岸经济合作的内容,涉及货物贸易、服务业贸易、原产地规则等。它通过双方降低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甚至互免关税,进一步促进两岸相互间的投资与贸易往来,从而在产业层面形成良性互动。尽管ECFA旨在促进两岸经济合作互利双赢,促进台湾经济与产业的发展。而且在ECFA磋商过程中,大陆针对台湾经济和社会的现状,一再声称只要有利于两岸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两岸经济的相互支撑,愿意将更多的好处给台湾,并愿认真履行“充分考虑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农民兄弟利益”的承诺,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善意。同时ECFA并未涉及可能影响台湾弱势产业的大陆农产品开放和大陆劳务人员输台等问题,还将对18项台湾农产品和部分台湾传统产业产品降税。
虽然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岛内政治势力对两岸签署ECFA百般阻挠,并设置各种障碍,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如今,光在大陆的台商企业就已超过8万家,大多数从事加工贸易。随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大陆已经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市场”,ECFA不仅可以避免台湾经济被国际社会边缘化,而且也为台湾产品获得大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赢得先机提供了保障。面对全球化与区域经济整合的挑战,ECFA可以把台湾与大陆市场紧密连结,让两岸充分展现产业链上的互补优势,尤其有利于台湾提升它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如果台湾提供元器件到大陆加工组装,然后再出口到美、欧等发达国家,就能够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一再夸大ECFA一旦实施,大陆的廉价产品就会如潮水般涌入台湾市场,冲击与大陆产业链重叠的台湾低端产业,从而引发岛内20万人以上的大规模失业,尤其是影响低收入人群。
因此,ECFA不仅是台湾未来10到20年经济发展非常给力的阶梯,岛内因此受益的产业要远多于受损的产业,包括石化、机械、纺织、汽车等产业部门都将受益,尤其将惠及中南部、中小企业与中低收入户。台湾相关行政部门的数字显示①:估计会有2.3万家中小企业、42万多名劳工受惠,可能净增6万多个就业机会。尤其是像岛内的宝成制鞋、康师傅食品、旺旺食品等这样的中小企业可以借机利用ECFA的舞台转型变大。台湾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亚太经贸枢纽、台商全球总部、外商区域总部”的梦想也将不再遥远。ECFA还会带动上海、深圳、香港、台北——“两岸四城”联动,从而启动大中华经济圈,对两岸关系产生积极影响,并进一步巩固来之不易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一年来ECFA的运行增加了台湾民众的福祉
ECFA运行一年,早期收割清单实施半年,台湾方面获益颇丰。
据台湾各方资料显示,ECFA对台湾经济最直接的效益首先表现在早收清单的货物贸易方面:“2011年1-5月,大陆自台湾进口总额51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66%。其中,大陆给予台湾早期收获清单内货品进口额86.21亿美元,同比增长16.37%,其中约18.11%已适用ECFA优惠关税,获减免关税约4277.1万美元”。国台办的统计②也证实:2011年1-5月,台湾对大陆出口享受优惠关税的产品共9385批次,货值15.61亿美元,关税优惠额高达2.81亿元人民币。销往大陆的农产品出口值为494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90万美元大幅成长5.26倍。其中以石斑鱼、茶叶、冷冻秋刀鱼及生鲜甲鱼蛋等增长最为显著,使得台湾农渔民的收益明显。用台湾南部知名的石斑鱼养殖业者戴昆财的话说,今年大陆石斑鱼市场的需求增加了20%,光是大陆消费者热捧的台湾龙胆石斑鱼的价格半年里就上涨了近17%。
其次,ECFA还激发了数以千计的台湾中小企业的潜力。申请ECFA早期收获产地证明的台湾厂商中逾80%为中小企业,45%过去还没有向大陆出口过产品。中部工具机业上市公司董事长卓永财说,大陆对其滚珠螺杆等产品征收进口关税从8%降为5%后,上半年他的公司对大陆的销售额达到24亿3千万新台币,较去年同期增长90%。统计数字也显示,虽然台湾出口大陆(含香港)的金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但其在出口总金额的比重却由去年的43.3%降为40.7%。同期台湾对东盟出口增长了29.9%,对美国出口增长了28.3%,对欧盟出口增长了17.3%,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岛内一些人担心的ECFA会让台湾在出口贸易方面过于依赖大陆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同时,ECFA对台湾经济的效益也表现在服务贸易方面。大陆向台湾开放了会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银行等11项服务业,台湾已经有40多家非金融机构和5家金融企业受益于ECFA早期收获优惠措施进入大陆市场。在非金融领域方面,台湾5家会计师事务所申请获得有效期为1年的《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许可证》;9家企业获准独资经营计算机及相关服务;26家企业获准经营专业设计服务;2家企业获准独资经营会议服务。在金融领域,岛内3家券商获得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台湾保险公司通过整合或策略合并在中国大陆设立2家保险公司。有6家银行获准在大陆设立分行,并可在分行开业满1年且1年盈利的情况下经营对台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有3家银行获准在大陆设立办事处,并可在1年后申请设立分行。
此外,ECFA的运行提升了台湾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岛内外投资者的信心。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的2011年竞争力排名,台湾由去年全球第八名跃升至第六名,在亚洲地区首度进入前三,排名创历史新高。同期美国商业环境风险评估公司(BERI)发布的最新全球投资风险环境评估指标也显示,台湾排名也升至全球第四,亚洲第二。与此同时,欧美日等国多家知名企业纷纷宣布扩大在台投资,其中仅研发中心的投资金额就高达4亿多美元。预计2011年全年台商回台投资额也将达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
台当局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赖幸媛也表示:“‘ECFA’及其早收清单的实施和运行,让台湾失业率逐月下降、就业增加,平均薪资大幅提高③。
总之,一年来ECFA的运行有力提升了台湾整体竞争力,赋予台湾整体经济新的动能。这些成效也被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领媒体参访团在台湾中部、南部县市探访到的统计资料所印证:ECFA及其早收计划为台湾厂商节省关税逾5000万美元,同时带动工具机和农产品出口旺销,就业大幅成长,并创外商来台投资与台商回台投资新高峰。
目前,ECFA的运行已从两岸双方最初的框架协议,进入到启动两岸货品贸易、服务贸易、争端解决、投资内容,并展开海关合作、产业合作、双方经贸团体互设办事机构等事项的协商与运作,两岸经贸发展的路线图已经明确,ECFA已成为有序提升两岸经贸往来并推动台湾整体融入中华民族经济体系的制度化保障。
三、ECFA的实施提升了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
所谓认同是指“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交互主体的相互依存。认同以对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正确性这些相应的有效性引起的认可为基础④”。关于民族国家认同,说法很多,本文采用“民族国家认同,即人们对建立在自己的民族基础上的国家的认同⑤”一说。
长期以来,台湾在中国近现代经受的特殊苦难和两岸50年的隔绝状态使得岛内民众具有深刻的悲情意识,再加上民进党和台独势力的刻意渲染和引导,一些民众对于大陆的认识相当隔膜,甚至模糊了对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对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最终应走向和平统一的民族与国家认同。所以直到今天,大陆和台湾的面临的共同挑战依然是“终结两岸对立,抚平历史创伤”。
因此对于两岸关系来说,ECFA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两岸自1949年两岸分离以来的 60多年中,第一次像ECFA这样进行如此全面深入的协商谈判。与原来所签署的只涉及到部分行业的三通协议相比,ECFA协商的内容涉及到了两岸的众多行业和领域,介入的部门之多也是前所未有。在ECFA的实施过程中,两岸产业的整合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尤其是与过去相比,台湾企业经贸回旋的余地更大,一旦外销不畅,它可以转向在大陆市场内销,进一步增进了台湾与大陆的经济依存度,加速了一体化进程。
ECFA的实施还使得两岸民众的互信进一步增强。因为ECFA的实施在台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已经使岛内大多数民众受惠,因此未来不管哪个政党上台,违背民意而废除这份符合岛内大多数民众利益的经济协议可能性极小。从这个意义上讲,ECFA已为两岸提供了一定程度上不可逆的经济合作框架,不仅将进一步巩固与扩大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济基础,而且也为两岸深化互信创造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同时,ECFA的实施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了经贸领域,极大地带动了两岸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或为其深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如ECFA的实施使得两岸在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互动日益升温,“文化ECFA”、“教育ECFA”等概念层出不穷,“陆生赴台学习”、“陆客个人游”等也相继实施,促进两岸关系真正进入到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阶段。
台湾的主流民意对ECFA的实施和运行的感受以正面居多。最近台湾《联合报》一份针对两岸政治、军事、外交、经贸及社会五个方面向台湾民众做的关于“两岸敌友量表”的调查显示:“五大领域中,民众认为两岸社会与政治互动现况相对较为紧密。其中,代表台湾与大陆民间互动关系的社会领域最获好评,平均得分四点九分。政治领域部分两岸官方互动关系得分五点三分。两岸经贸关系得分五点五分。相对于两岸政治、社会与经贸的稳定评价,两岸军事关系平均得分六点一分,两岸外交关系平均得分六点四分。该调查是以一至十分为评分范围,一至四分代表两岸关系热络或互利,五至六分代表关系和缓,七至十分代表两岸关系紧张或竞争⑥。尽管在调查还发现中,逾6成的民众普遍担心两岸经济交往将让现状无法维持,而让“统一”变得容易。但与过去一些民众明显以“台独”为主轴的倾向相比,统一又开始重回岛内主流民众的视野。从中亦可以解读出 ECFA的实施在让两岸同胞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的同时,增进了互信。这对未来两岸能否形成真正的经济共同体,并由两岸经济共同体迈向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本文认为,ECFA实施不仅促进了两岸的经济融合,尤其是增强了两岸基于“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之上的互信,使得台湾民众对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两岸同胞共同家园的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明显提升。
参考:①http://www.21cbh.com/2010-07-01/.
②www.chinanews.com/2011-09-12/.
③http://news.xinhuanet.com/tw/2011-06-28/.
④任暟。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哲学基础马[J].克思主义研究,1999,(4):58-64.
⑤郑永年.中国要建设国家认同[N].环球时报2004,08-16.
⑥http://udn.com/NEWS/2011-09-10/
(作者系民革中央“台湾研究”特约撰稿人, 民革甘肃省委常委,甘肃中医学院经贸与管理系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