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加大人才开发投入,推进重大人才工作。西部各省区正处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关键期,西部地区求贤若渴,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做了许多努力,但人才流失还是难以遏制。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甘肃省委主委郭层城指出,这种人才流动的严重失衡,使得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人才体系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样,在经济发展的浪潮冲击下千沟万壑。他认为东西部地区存在的巨大薪资差距是造成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
郭层城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人才流出量是流入量的两倍以上,特别是中青年骨干人才大量外流。新疆近年来调往内地的专业技术人员高达2万多人,青海省20年来调走或者自动离开青海的科技人员估计在5万人以上。陕西省硕士学位以上的研究生,有80%择业到了东部。甘肃省每年在外地高校培养的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回归率只有40%。在过去10年,百年高校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
郭层城坦言由于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大,它对西部地区的聚集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由此造成长期以来西部的人力、物力、财力仍然在向东部地区集中。这在收入上也表现出两个区域间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倒一天天加大。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经济发展越快,越易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越是人才少的地方,经济发展越慢,越不易吸引人才,其结果就是“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这种差距使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逐年增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西部地区的发展。他还给记者举了一个现实的例子:据深圳市住建局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透露,该单位年轻的科长级别的人员年薪拿不到10万,因为待遇差,现在招人很困难。这一收入水平放在甘肃省,省级干部的收入也很难达到,但这样的科级待遇在深圳居然还因为太低招不到人,此中差距可想而知。
充足的人才储备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郭层城告诉记者,要吸引和鼓励更多人扎根西部艰苦地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职工收入的差距。他建议,一是建立新的薪酬分配制度,形成标准的全国统一的薪酬管理体系,通过削高、保中、增低,力促国民收入分配均衡。二是按照“规范秩序、缩小差距”的原则,推进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在测算一般性转移支付时,将规范津贴补贴所需资金作为测算标准支出的因素之一,予以考虑,以减轻财政困难市(州)、县(市、区)的支出压力,逐步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职工收入的差距,吸引和鼓励更多人扎根西部艰苦地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是国家在改革工资制度、规范分配秩序时,能够充分考虑西部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差、人均收入低的实际,根据近年来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速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增加中央转移支付,提高津贴补贴调控线,建立地区附加津贴,使工资收入过低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职工薪资收入在一、二年内有较大幅度地增长,促进不同区域相同人员享受大体相当的工资福利待遇。